Theatre 戲劇

《大世界娛樂場》A Gambling World

表演資訊

照片集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大世界娛樂場 A Gambling World

詳細介紹

※本劇首演於「第24屆澳門藝術節」
赴台演出資助/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問題不在輸錢,而在贏錢。我們在贏錢中一點一滴地輸掉。」
一場有關下注與被下注的遊戲,
一場有關慾望驅使的不等價交換,
一場有關城市擴張的蔓延與移居生活的變動,
一場有關夢想競逐的跨世紀大寓言。

此一時,彼一時,
從大大小小的博彩娛樂場,我們逐步窺視及逼近「大世界娛樂場」這一座巨大的當代城市隱喻。

「就讓我們盡地一鋪,娛樂眾生。」


你得有錢才能輸錢。
一 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

2010年7月3日澳門報章上刊登了一宗離奇墜樓事件:

「一名遊客於大炮臺用望遠鏡觀光期間,發現一名女子危站新馬路舊國際酒店天臺,未幾見女子一躍而下。警方和消防接報到場,發現該女子倒臥海邊新街街頭,送院搶救後不治。

疑墮樓死者姓張,五十二歲,臺灣人。

警方和消防接報到場,發現一女子倒臥在海邊新街街頭,毫無反應,現場留有一攤血跡和小量石塊。消防立即將女子送院,惟搶救無效死亡。初步相信死者走上空置的舊國際酒店十樓天臺墜下,初步認為死因無可疑,現場無發現遺書。」

該墜樓事件事後只激起一番小小的討論便不了了之,我們搜尋了些資料,組合了幾組關鍵字:「酒店東南亞移工」、「大陸遊客」、「娛樂場」、「澳門人」。這組似有若無的關鍵字隱隱將現今城市的文化多元性和地域跨越性連結起來。

我們透過一宗真實的社會新聞,意圖跨越地域性和文化性,探索人性內在更根本的需求,將賭注意義從賭桌上拓展開來,延伸至生存價值的體認,正如每個人運用了自身優勢/籌碼來行進他的投注/獲勝賠率,以及賭性在人們心裡頭撩起了甚麼樣的波瀾與勾勒出甚麼樣的想像。再則,我們從一件謎樣的自殺事件出發,探視背後錯綜複雜的社會脈絡與人際關係,以賭場為軸心,串起了大陸、澳門、台灣三個支點,在其中來來往往的人們,膠著於身份的辨識與情感的莫名糾結,一場有關投資及下注的遊戲,一場有關慾望驅使的不等價交換規律,一場有關城市擴張的蔓延與移居生活的變動,此一時,彼一時,我們希望從實體的博彩娛樂場所,逐步窺視及逼近「大世界娛樂場」這一座巨大的當代城市隱喻。

One must have money to lose money.
一 Russian author, Fyodor Dostoyevsky

On July 3rd, 2010, a Macao newspaper reported on a bizarre incident about a person falling off a building. This led to the creation of a set of phrases or terms, such as “South Asian migrant hotel worker,” “Mainland China tourist,” “casino,” and “Macanese.” This mysterious suicide case revealed the complex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 of a society. It started with the cansino, then involved Mainland China, Macao, and Taiwan. A casino become an approximation of a modern city that is like “a playground to the world.”

演出特色/

演出的呈現形式以簡喻繁,敘事與演繹並行,華語與粵語交錯運用,以堆疊出夢囈般的眾聲喧嘩,潛入言語底層的靜默,以細細舖陳表演的調性與節奏,緊緊扣著議題的追尋與探問。

一人多角的演繹,大約六位演員交錯扮演數十個角色以上的不同面向,讓角色之間互換交織,併發出更細緻的表演能量,遊走於寫實與寫意的情境表演當中,讓敘事與情感隨著獨白、對話與詩的流動,在現實與夢之間,窺見這一切的發生。

透過澳門、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四地劇場工作者合作的形式,從劇場敘事語言和演員身體訓練兩方面進行探索,希望尋找一種當代亞洲城市,在劇場自我述說的表達方式。

劇評摘錄/

"在澳門,直視賭場故事的劇場作品是何其的少。這正是《大世界娛樂場》的最可貴之處:當無論藝術工作者或表演藝術的觀衆都覺得不須關心賭場的那個庸俗的世界,《大》劇卻放下這種駝鳥政策式的自命清高,戴上了創作人應有的社會觸覺,一一把荷官、編更員工、外籍僱員、病態賭徒各式人等的故事寫進劇本中,而成了難得一見的澳門賭城故事。"

一 李展鵬/澳門文化評論人

"從演員飾演角色的「變」與「不變」之中,已經可以感受作品和現實之間的對照與呼應,相對於澳門城市景觀與價值觀念快速地轉變,社會中總還是有一批歷史文化保育人士,微弱地在發出嚴正的警告之聲,所泛起的迴響漣漪或許不大,但仍是不可忽視的一股清流力量。"

一 于善祿/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

"戲劇能量澎湃賁張,絲毫沒有失卻對澳門城市命運的關切,比起前作《咖哩骨遊記》,則尤更沉澱、深刻。已不用再在時代表象上遊花園了,而是狠狠直擊這個賭城的精神病源,拳拳到肉。"

一 鄧正健/香港資深劇評人、文學雜誌《字花》編委

製作團隊/

  • 監製/鄭冬 (澳門首演)、盧頌寧(台北重演)
  • 編導/高俊耀(馬來西亞)
  • 聯合編劇/莫兆忠 (澳門)
  • 燈光設計/劉銘鏗(香港)
  • 佈景設計/吳修和(台灣)
  • 音樂設計/旃陀羅(台灣)
  • 服裝及造型設計/盧頌寧、莫群莊(澳門)
  • 動作指導/盧頌寧(澳門)
  • 聲音指導/鄭尹真(台灣)
  • 演員/ 鄭尹真(台灣)、葉嘉文(澳門)、盧頌寧(澳門)、王肇陽(台灣)、劉雅雯(澳門)、莫群莊 (澳門)、辜泳妍(台灣)、杜國康(澳門)、黃玉君(澳門)等
  • 舞台監督/郭力維(台灣)
  • 宣傳製作/吳思鋒(台灣)、莫兆忠 (澳門)

關於足跡 Step Out(澳門/Macau)/

"我以為足跡作品的跨界意義,是關於劇場如何表述社會議題抑或連結澳門本土文化的艱難與實驗-足跡欲跨越的是冰凍已久的,藝術與社會的結界。"

一 吳思鋒:澳門足跡,跨越藝術與社會的結界,刊於《Art Plus(Taiwan)》2012.04

足跡Step Out 2001年6月於澳門成立,是個不打算定義為「劇團」或「舞蹈團」的表演藝術團體,致力透過原創劇場作品表達其對社會及人性的關懷,在美學上刻意突破各種藝術的界限,展現多元的表演風格,以劇場創作、藝術教育及海外交流三方面,實踐其文化使命。

2004年開始,足跡進行多次澳門本土歷史及個人口述史劇場計劃,以劇場書寫澳門故事,反映回歸後澳門人文化身份的思考,並於舊區街巷、閒置空間或文物古蹟中,以環境劇場形式演出,創作劇目包括《氹仔故事,她說》(2004澳門藝穗節)、《碌落蓮溪舞渡船》(2008牛房劇季)、《冇水流蓮》(2009澳門城市藝穗節)、《望廈1849》(2009牛房劇季)、《龍田戲班興亡錄》(2010澳門城市藝穗節)及《漂流者之屋》(2011澳門藝術節)等。

2006年起,足跡先後舉辦「新作劇場」和「足跡小劇場演書節」,為劇場創作人建設平台,後者鼓勵從「書」引發的劇場實驗,打開一道另類劇場風景。

在藝術教育方面,足跡多年來不定期開辦以「鼓勵創意、尊重差異、培養自覺」為宗旨之藝術工作坊。2004年起開始兒童及親子劇場系列,以5至10歲幼童為對象作學校巡迴演出,並獲邀往港參加「亞洲兒童劇藝發展研討會」和「世界木偶迷你藝術節」作個案分享項目,2011年起與花蓮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合作,於花蓮鄉鎮學校及社區巡迴演出兒童偶劇,演出紀錄後來成為電子書《後山教室裡的實驗劇場》。

為進一步開闊表演工作者的文化視野,足跡近年經常邀請海外藝術家來澳演出及教學,同時亦將本土原創作品帶往海外,其中《詩人的鞋》(2005澳門藝穗節、2006首爾藝穗節)、《咖哩骨遊記》(上海、台北、澳門巡演)、《影的告別》(廣州小洲。澳門生活藝術節)、《境.遇》、《小盒子大秘密》、《1,2,3牛脾氣》及《合照》(花蓮「當城市發展以後」戲劇節)等劇先後於倫敦、首爾、台北、花蓮、高雄、台南、台東、桃園、上海及廣州等地演出。

2011年5月,足跡於連勝街no.47藝文空間開設「足跡實驗劇場」,在相對穩定的創作環境下,繼續開步向前。

我們相信,
藝術不是逃避生活,而是直面生活的實驗與實踐,
劇場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被選擇,
是我們選擇劇場作為對生命、社會的反思與回應。

我們相信,
藝術具有不可取代的社會生產力,
她給人們創造出自我省思的空間,
為人們注入想像與追求美好生活的能量。

我們希望,
透過多元的劇場創作和培訓,
為澳門劇場愛好者多添一扇窗戶,
為本地觀眾打開一道另類的劇場風景。